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制作法律文书如何引用法律规范性文件的批复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5-19 13:33:11  浏览:8367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制作法律文书如何引用法律规范性文件的批复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制作法律文书如何引用法律规范性文件的批复

1986年10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苏法民〔1986〕11号请示收悉。关于人民法院制作法律文书应如何引用法律规范性文件的问题,经研究,答复如下:
根据宪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有关规定:国家立法权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务院有权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各省、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在不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因此,人民法院在依法审理民事和经济纠纷案件制作法律文书时,对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国务院制订的行政法规,均可引用。各省、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不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依照当地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人民法院在依法审理当事人双方属于本行政区域内的民事和经济纠纷案件制作法律文书时,也可引用。国务院各部委发布的命令、指示和规章,各县、市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和发布的决定、决议,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发布的决定、命令和规章,凡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不相抵触的,可在办案时参照执行,但不要引用。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的贯彻执行各种法律的意见以及批复等,应当贯彻执行,但也不宜直接引用。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民政部、财政部关于移交地方的军队离休干部几项经费问题的通知

民政部 财政部


民政部、财政部关于移交地方的军队离休干部几项经费问题的通知
民政部、财政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财政厅(局),各计划单列市(区)民政、财政局:
根据国发(1984)171号文件精神, 现将有关移交地方的军队离休干部的几项经费问题的规定通知如下:
一、离休干部的公勤费,按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86)后财字第735 号《关于调整在职军以上干部和离休干部公勤费标准的通知》执行。离休干部的护理费,按公勤费的全费标准发给,享受护理费的不发公勤费。
二、离休干部遗属定期生活补助费,按总政治部、总后勤部(86)政干字第25号《关于调整随军的牺牲、病故干部遗属定期生活补助费的通知》执行。
三、离休干部丧葬费,按当地同职级党政干部的标准执行。
此规定从一九八七年七月一日起执行,所需经费从拨给的离退休经费中调剂解决。

附一: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关于调整在职军以上干部和离休干部公勤费标准的通知
(1986)后财字第735号1986年2月1日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考虑到物价调整等因素,现决定对在职军以上干部和离休干部公勤费全费标准,在三总部一九八四年九月七日[1984]参联字2 号通知规定的标准基础上,每人每月分别提高20元。其地区分类、享受范围及有关要求仍按三总部通知执行。公勤费具体标准详见附表,
自一九八六年十一月份起执行。
附表:公勤费标准表(自1986年11月起执行)
单位:元
---------------------------------------------
地区|在职和离休的军以上干部|离休的师职以下干部|
|-----------|---------| 地区名称
分类|全费月标准|半费月标准| 1/4月标准 |
--|-----|-----|---------|--------------------
第一| | | | 上海市、河北省、山西省、陕西省、山东
类地| 68 | 34 | 17 |省、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河南
区| | | |省、湖北省、湖南省、四川省、贵州省
--|-----|-----|---------|--------------------
| | | | 北京市、天津市、内蒙古自治区、辽宁
第二| | | |省、吉林省、黑龙江省、福建省(不包括列入
类地| 70 | 35 | 17.5 |三类的地区)、广东省(不包括列入三、四类
区| | | |的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甘肃省
| | | |(不包括列入三类的地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
第三| | | | 福建省的厦门市、广东省的广州市、汕
类地| 75 | 37.5| 18.75 |
区| | | |头市、海南岛、甘肃省的玉门市、青海省
--|-----|-----|---------|--------------------
第四| | | | 广东省的深圳市、珠海市
类地| 80 | 40 | 20 |
区| | |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

附二: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关于调整随军的牺牲、病故干部遗属定期生活补助费的通知
(1986)政干字第25号 1986年2月1日
各军区、各军兵种、各总部、国防科工委、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各高级陆军学校政治部、后勤部:
为妥善解决随军的牺牲、病故干部遗属的生活困难,经中央军委批准,现对随军干部遗属定期生活补助费标准作如下调整:
一、牺牲、病故的行政十七级或正团职以下干部无固定工资收入的遗孀,每月发给生活补助费五十元;行政十六级或副师职干部无固定工资收入的遗孀,每月发给五十五元;行政十五级或正师职干部无固定工资收入的遗孀每月发给六十元。其余以此类推,逐级或逐职每月增发五元。有
固定工资收入的遗孀,其工资收入低于上述生活补助费标准的,由军队补足差额部分。
随军干部遗孀另择配偶者,从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下一个月起不再发给定期生活补助费。
二、按总政治部(62)38号文件规定的条件,领取定期生活补助费的牺牲、病故干部的子女和父母,每人每月发给生活补助费四十元,其中孤老、孤儿每人每月再增发十元。
随军干部遗属定期生活补助费标准调整后,原发给无工作的随军干部遗属每人每月二元副食品价格补贴予以冲销。
此通知从一九八六年一月一日起执行。



1987年9月11日
论审判机关与行政机关的主要区别
吴忠弟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国家审判机关的作用在依法治国的进程中显得日益重要。一个确保司法公正的讨论和实践正在全国各级人民法院中深入开展。
  影响司法公正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诸如法官队伍建设、司法制度改革、审判工作管理、监督制约机制,等等。这既有法院、法官自身的问题,也有社会和公民的因素;既有因人们观念中的误区所致,也有制度体制上的缺憾;既有当前能够改观的,又有必须经长期努力方能达到的。在近年的审判实践中,笔者深切地体会到对审判机关和行政机关的主要区别认识不清,是当前影响公正司法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个问题的存在,使国家审判权和行政权的界限不清,在权力运行时必然无法充分发挥各自的法定职能,无法限制权力的滥用。从司法的角度看,它还导致国家司法地方化、法院管理行政化、审判工作命令化。
  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我国审判制度并没有完全建立在与行政制度相区别的原理基础上。我国封建社会司法从属于行政,甚至“政法合一”,行政官即是法官。在新中国建立之初,也曾有过各级人民法院为同级人民政府的组成部分,行政官员兼任法院领导的阶段。这种传统的观念至今仍在人们的头脑中存在。二是一个时期内法制不健全,特别是组织法、程序法不健全,对司法权和行政权在专政、执法、综合治理的共性方面宣传多,甚至盲目扩大,忽略两者间的根本区别和制约性。三是长期以来对于法官并未进行任职前的系统学习、培训,对法官队伍也未实行专业化管理,而且法官的绝大多数来自于行政机关,习惯于行政机关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因此探讨、宣传和准确区分审判机关和行政机关在组织领导、工作机制、权力行使等诸方面的区别,是从人们的思想观念、社会习惯势力、司法制度改革上端正认识,准确定位;是提高法官业务素质和严格执法水平,促其忠于职守的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工作。笔者认为,审判机关与行政机关主要有六个方面的区别应该认清。
  一、组织领导形式不同。审判工作实行的是民主集中制(合议制),合议庭与审判委员会以少数服从多数确定案件的裁决,在这里无长官意志。特别是进行审判方式改革、强化合议庭权限、实行“错案责任追究制度”之后,这一法定制度更为明确。这在一定程序上体现了“法官无上级,只服从法律”的格言,法官应自己对所办的案件负责。法院的领导除了直接审理的案件外,主要的是负责组织对国家法律和党的方针政策的实施,对审判工作进行全面的部署、监督、指导,对法官的管理、使用、教育、培训及对全院行政性工作的领导、组织、指挥等服务、保障性工作,而不能直接对法官所办案件作出实质性决定。上下级法院是审级分工和审判监督指导关系。法律规定的由法官(独任制)、法庭(合议庭、包括审判委员会)对案件进行认定、评判,其结果便具有了国家意志性,这决定了在对于具体案件的裁判上,法院内部法官与领导间、上下级法院间、法院与外机关之间广泛的相对独立性。而行政机关则普遍地实行首长负责制,上下级是垂直指挥领导关系,明确的下级服从上级,存在一个上级决策、指挥,下级服从、执行的层级指挥系统。这些都要求我们既看到法院在体制上、尤其在案件审判上的民主性、独立性,排除非法律性力量的干涉,准确依法办案,又要使法官认清其个人在审判中的权力、责任重大,提高个人素质的重要性,以确保司法公正。
  二、工作提起方式不同。在法院案件的受理始于“告诉”(包括公诉、上诉、抗诉、申诉),审判工作实行“不告不理”的原则,具有被动性,“没有原告就没有法官”,也就没有案件和审判工作。不是法院让谁当了被告,而是由于原告的依法提起,他不能不成为被告,当了被告不一定非输官司。而行政机关的工作则是依职责和职权的管理行为,其组织、管理、调整、处理、处罚、监督等职能是积极主动地干预人们的社会活动和个人生活。对此法官应该时刻注意正确行使审判权,防止命令式的审判方式,既不能无视、甚至干预当事人的权利,注意保护其合法权益,又要在办案过程中积极主动地为维护稳定、促进发展、保障改革服务,寓“主动”与“被告”之中,积极主动地发挥人民法院的职能作用。
  三、参与人的指向不同。审判工作至少是三方以上特定人的法律行为,它必须以一定争端为前提,诉(原告)、辩(被告)、断(法官)三方参加,诉辩双方诉讼地位平等,法官居间裁判。法庭、法官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具有中立性。法庭以解决双方以上当事人的纷争为直接目的。而行政机关的管理行为是其与行政相对人间的双方行为,行政权的行使并不以争端为前提,是其主动的对国家和社会的管理。双方在行政法律关系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永远处于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位置上,有时行政相对人不是特定的人,行政行为具有鲜明的倾向性。因此,法官要十分尊重维护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权利,认真主持法庭审理活动,平等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化解矛盾,解决纠纷与争端,而不能因当事人的身份、地位、背景和能力、态度不同而有意偏袒或区别对待。
  四、解决矛盾的性质不同。审判机关所解决的是社会矛盾和冲突不能和解或经其他途径不能解决而法律规定就由法院解决的诉讼问题,是对于已经发生过事情的评判;依据的是国家制定的法律,并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所遵循的是法制统一的原则,裁判的结果是保护或调整了相关的法律关系,维护了社会秩序与稳定。而行政机关所进行的国家、社会和地方事务的管理活动是每日每时都在进行的,既有对已发生的事件(并非都是纷争)的解决,也指导和规范未发生、将要发生和必须发生的事情,是为人们自觉的遵守与执行提供规范与服务。同时行政管理还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强烈的行业性和在发展变化的社会情势中的灵活性和应变性。作为法官要敢于并善于坚持严格执法,反对和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发挥审判职能,维护国家法律与司法的统一与稳定。
  五、权力行使方法不同。审判权的行使以“告诉”为前提,以公开为原则,在固定的场所(法庭)内进行,并有确定的手续、顺序、时限要求,由此形成一个不能间断、不能颠倒、完整连贯的诉讼过程,有广泛的群众参加,外在表现为极强的公示性、阶段性和程序性。由于所要评判的都是已经发生过的、法官根本不了解、不知情的纷争、社会矛盾的是非曲直和责任归属,因此在审理中法官不但要保持中立性,不能先入为主,而且必须依据法定的证据规则,依证据定案。当事人官司的输赢取决于其行为的合法性而不是合理性,其合法性的确定要由其提供的证据的证明力来决定,有证据、证据力强就能打赢官司,否则就要败诉。而行政权的行使则可能随时随地发生,无须征求相对方的意见,行政管理人员依据有关行政法规,并根据自己的眼睛(直接管理检查、亲眼所见)来认定事实,直接、即时收集证据,并相机处理,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这种处理及过程具有鲜明的倾向性和主导性,所追求的是效率优先原则。由此法律对法官的要求是,必须严格执行程序法,保持裁判者的中立性、司法程序的公开性、自治性和有效性,以程序公正保证司法公正。
  六、官员的任免制度不同。法院的法官实行选任制,所有的审判员不论职务、职级的高低,均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选举任命,法官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处分,具有程序性、法制性,充分体现民意。这也是由法官在很大范围内对法律、对人民负责的职业要求所决定的。而行政机关的公务员除政府的组成人员(一般是政府的每个职能部门只一人)是选任制,由政府的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以外,其他所有公务员和工作人员均是委任制或聘任制,由首长提名并任命(或免职)或聘用(或聘解),手续简单、便利,其工作要对首长负责。法官要认清审判权是国家的,是人民赋予的,必须对人民负责、对法律负责,要接受人民的监督。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